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 / 正文

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

党建引领,创建师生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

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2/07/25 14:50:15 浏览人数:

                         

一、项目简介

“党建引领,创建师生服务乡村共同体”项目经福建商学院党委批准立项,由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带领学院党员骨干教师和学生党员二十余人共同参与完成。

项目起止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构建“支部+小组”服务模式,下设“科技助农小组”“农产品品牌育成小组”“文化寻踪复兴小组”“美丽乡村设计规划小组”“电商直播营销小组”五个小组。近三年来,党支部牵头五个小组下乡为农户输出了包括农产品供应链设计、资源整合、市场营销、电商物流、冷链配送、品牌育成、产品溯源等科技助农帮扶活动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县志编撰、电商旅游节筹备、朱子文化布展等文化下乡活动;签约帮扶农户407户,实现平均增产增收近30%;遍及全省17个地区,省外2个地区;科技助农实现产地和运输损耗降低25-50%,产地收购溢价16%-30%,品牌溢价40%-90%,成果斐然。

二、“立项活动”背景

福建自古“八山一水一分田”,“三农问题”一直是高校科研工作者所关注的社会服务重点领域。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利用同年度申创成立的省级科技助农平台“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其他支部骨干党员教师,带领学生支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开展了持久、专注、热情的助农行动,闯出了一条适合福建省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即:大力发展“电商+大数据”,让传统农业更加“智慧化”,让传统农民转型为“新农人”。而另一方面,支部在“党建引领师生共同服务乡村,共育乡村振兴共同体”过程中,夯实了党建基础,提升了骨干教师科研落地的能力,同时又利用不同助农小组的分工,将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党团研学活动融入其中,使支部借助党建活动搭起了师与生的桥梁、师生与农民的桥梁、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象牙塔与黄土地的桥梁,形成了乡村振兴共同体。

三、“立项活动”做法

在文化下乡、科技助农,共育乡村振兴共同体的过程中,支部党员与所带领的学生一起,精研专业素养、磨砺实践精神。整个行动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分别由“科技助农小组”“农产品品牌育成小组”“文化寻踪复兴小组”“美丽乡村设计规划小组”“电商直播营销小组”共同完成。

(一)党建引领校地合作,亭江古镇谱新曲

在亭江镇,“文化寻踪复兴小组”和“美丽乡村设计规划小组”师生共同为亭江镇完成了“西边村象山广场规划”“抗疫宣传系列短视频”“长柄村朱子祠朱子文化复兴布展规划”、“闽安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等项目,并为亭江镇试点村完成“福建省省级美丽乡村试点”“福建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两个省级乡村振兴项目的申报、执行与审结,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

朱子文化与侨乡文化寻踪复兴小组以马尾区唯一一座朱子祠——亭江镇长柄村朱子祠的复建复兴工作为起点,研究朱子文化对闽商文化兴起的影响,开展收集侨批历史,寻找侨批文化的科研活动,承接完成白眉村与东街村村志编撰工作,进而研究亭江镇作为省内重要侨乡的渊源与精神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小组协助部分村落完善整体村居规划建设,实现宜居特色村落建设目标;为部分村落定制摄制“美丽乡村系列宣传片”,推动部分村落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针对白眉村,本小组利用其山地、水库相互融合的特殊地形地貌,结合村内古村居古建筑的特点,为其完善与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成为福州市民的网红打卡点。

助农教育推广小组在田野调查中,师生发现亭江镇作为福建省的重要侨乡,侨胞侨眷众多,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数量也较多,因此“教会老人使用手机app”“教会妇女上社交电商平台”“教会儿童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就成为小组的阶段细化任务。

(二)党建引领科技助农,光伏板下露新芽

科技助农小组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将党建与科技助农相结合,用党建引领农村事业发展。在政和县,科技特派员黄曼、连捷主持的科研服务攻关团队带领学生骨干们,针对吊瓜、橘柚、白茶、菌菇、蓝莓等多种农作物光伏能源农产品种植基地、流通加工厂、销售合作社等,展开帮扶活动,破解乡村农产品“靠天吃饭”,出产稳定度差,营销体系缺少合格的营销人员、缺乏过硬的品牌以及完备的营销模式与渠道的困境,以高校教育资源手把手指导乡村打造过硬和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乡村农产品互联网营销团队。

(三)党建引领创新助农,翻转直播出奇效

农产品溯源与品牌育成小组,深入各村调研进行产品调研,设定溯源产品的各项科研指标,选择特色产品尝试进行品牌育成,同时将研究成果用于物流系新建本科建设课程“农产品供应链设计”的案例库开发中。以县域经济场景为背景,为农户、工厂等市场生产端主体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消费端的用户订单等反馈,更好地反向服务生产端决策,为生产链条降低生产、决策成本,增加运营效率。同时,师生团队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以“室内带货直播+田间地头短视频创作”等模式,增加线上体验的代入感,将农村原生态产品资源更直接地呈现给消费者,对消费者进行有效引流,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

四、“立项活动”成效

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党员教师带头,长达数年持之以恒开展“师生协同,文化下乡,科技助农”活动。全过程服务了党员,服务了师生,服务了社会。支部党员教师在校地合作助农扶贫、共创农业品牌和发展智慧农业的实践过程中践行“四个引路人”,实现“四个相统一”,结合“党建引领育人思路”,将其灌注于师生相协之中,真正做到了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师生服务乡村共同体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指挥部”,科技助农的“智慧源”,三全育人的“领头雁”,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指挥部”。项目活动不仅健全了支部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力,更让支部所在的学院党委建立健全了“扶农助农、校地共育乡村振兴共同体”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了从院党委到第二支部在内的各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的“助农攻坚战役指挥部”,形成了“扶农助农工作”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完善了“乡村振兴共同体”的共育体系。

成为科技助农的“智慧源”。项目活动成为科技成果产出的源泉,成就了包括省级“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协同创新中心”校级“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在内的多个省、市、校级科研平台,还孵化孕育了包括“消费体验视阈下农产品供应链嵌入式虚拟化信息采集技术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碳足迹溯源及碳标签评测体系的构建”等在内多项省级自科与社科课题,此外支部所带领的师生助农团队所扶助的光伏吊瓜(政和益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在第五届福建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上获得初创组三等奖,以农光互补生态农业的模式登上了福建日报的报道,同时获批福建省科技厅2021年度星创天地项目。

成为“三全育人”的“领头雁”。在构建“师生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过程中,支部将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团学教育融合“三全育人”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2021年,骨干学生在跟随支部扶农助农过程中,完成了国家级大学生双创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支部师生助农成果编辑成记录性短视频,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全国高校师生扶贫成果展示”微视频巡展。支部书记连捷同志作为创业导师接受央视二套《匠心》节目专访。

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支部带领学生双创团队为南平市政和县扶助支持的益民农业吊瓜、橘柚项目(公司负责人曾华)和山菇种植社的菌菇、蓝莓、竹荪项目(公司负责人李梅),由于业绩突出、成效卓然,被学习强国福建平台宣传报道,进一步推动了项目事业的发展。

五、佐证材料

(一)亭江、永泰品牌育成小组、直播带货小组工作记录。

图1.多家省媒报道了我院师生以直播带货助农营销的事迹

图2.辅导学生从事农业创业,成立福欣牧业成为福建省畜牧业龙头企业导师接受央视二套《匠心》节目专访

图3.指导创业青年如何进行直播带货营销

图4.支部带领的品牌育成组学生成员与闽安村“蟛蜞酱”制作人江阿婆合影

(二)政和科技助农小组工作记录。

图5.省级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协同实验中心溯源系统平台建成,2021年申请成立“新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协同创新中心(本科阶段)”

图6.师生深入茶企研究工艺流程

图7.团队成员一起为美丽乡村制作了精美的视频短片

图8.(上下组图)第二支部助农科技特派员团队制作的政和扶贫项目微视频入选全国高校师生扶贫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

图9.(上下组图)为返乡创业青年与留守人员创业设计了系列讲座

图10.第二支部助农科技特派员团队援助的南平政和石屯镇“益民农业”吊瓜种植户曾华和山菇种植社李梅的项目分别为“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所报道。

(三)文化寻踪和美丽乡村规划助农小组工作记录。

图11.文化寻踪复兴助农小组在长柄村朱子祠进行布展规划

图12.科研小组在长柄村村委做振兴乡村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图13. 在长柄村牵头联合通识学院和师生团队,推进亭江镇乡村普通话推广

图14.师生科研团队完成亭江镇各村校地共建项目需求调查表汇编

图15.科研团队正在白眉村会议室共同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图16左.带领学院学生志愿者团队协助白眉村完成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图16右.组织“福万白眉,美丽乡村”明信片制作大赛,学生团队积极参加

图17.第二支部带领学生为志愿军老兵王祯才提供社区义务帮扶活动



上一篇: 基于课堂思政的党建引领-深入第一课堂,融入第二课堂,进入第三课堂,延展第四课堂
下一篇: 学史力行,用艺术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